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现代流动人口治理体系构建研究(4)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构建以推进融合为目的的流动人口治理政策体系 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是基于宪法精神的社会政策。[15]流动人口作为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产物,一方面

(四)构建以推进融合为目的的流动人口治理政策体系

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是基于宪法精神的社会政策。[15]流动人口作为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产物,一方面给流入地注入了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因为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而被“边缘化”,[16]需要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给与救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调整经历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要求公平对待流动人口、全面推进市民化三个阶段。[17]流动人口治理政策体系建设需具备以人为本、保障权利、城乡一体化等特征,以覆盖全生命历程的生育、抚育、教育、迁移、就业、医疗健康、福利、养老、伤残和死亡为主要内容,推进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治理。当前,随着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速度加快以及流动人口出现的一系列新特点,一是需加快建立和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策,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财产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18]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户籍制度改革,开展流动人口家庭发展与社会融合评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评估等综合性研究,[19]关注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重点人群。

(五)构建以预警监测为价值的流动人口治理数据支撑体系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流动人口治理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工业社会造就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府集权的、层级的和技术官僚的,信息社会培育的就是分权的、网络化的治理体系”。[20]流动人口治理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治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面搜集掌握流动人口相关要素信息资源,并对流动人口流向、成因、机制及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在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开发研判的基础上,预判发展趋势、辅助治理决策、实现精准服务、提升民生水平和预警社会风险,从而提升流动人口治理的整体实际效能。当前,可重点通过健全组织模式、制定标准规范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推进流动人口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建设。同时,搭建供流动人口数据交流、交换、分享、交易、转让和成果共享的开放平台,并通过探索数据共享开放和增值开发应用的机制,实现流动人口数据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项继权,刘开创.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2).

[2]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J].人口与发展,2014(3).

[3]周学馨.从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流动人口治理——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J].探索,2009(4).

[4]杨敏.“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1(2).

[5]侯力.户籍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与新课题[J].人口学刊,2014(6).

[6]李永洪,张海洋.治理资源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功能及其有效配置路径[J].南都学刊,2015(4).

[7]邸乘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基本内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8]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4).

[9]蔡辉.人口管理制度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2016(1).

[10]唐鸣,陈荣卓.城市农民工地方立法:问题分析与实践反思——以1984至2000年6省市地方立法为对象[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11]Alexis de in America[M].New York: Longman, 1990.

[12]陈丰.协同治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策略选择[J].人口与发展,2015(3).

[13]孟凡强,初帅.职业分割与流动人口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J].财经研究,2018(12).

[14]纪斐斐,赖德胜.工会能够维护流动人口权益吗?[J].管理世界,2019(2).

[15]蓝志勇.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战略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1).

[16]于海燕,黄文义.包容性发展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公平供给机制优化研究[J].理论导刊,2018(8).

[1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

[18]宋洪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6).

[19]肖子华.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人口大流动[J].人口与社会,2019(1).

文章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网址: http://www.xdzzjsyzb.cn/qikandaodu/2021/0216/759.html

上一篇:走向现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探索制度建设的
下一篇:民本思想的现代超越习近平民本观的现代构建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投稿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