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新的工业革命正处于酝酿和产生的过程中,主导技术还不够成熟。要实现从观念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工程教育的不断创新[1]。“再工业化”战略已在大多数发

目前,新的工业革命正处于酝酿和产生的过程中,主导技术还不够成熟。要实现从观念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工程教育的不断创新[1]。“再工业化”战略已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实施,使得现代制造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形成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与时俱进,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为引领,不断进行新工科的研究探索和实践[2]。新工业革命是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必然成果,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是推进新形势下社会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为顺应世界发展的步伐,对工程教育进行不断革新是国家目前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基于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构建一个实用、集成、创新的培训体系,来顺应新形势下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 以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增加课程设计、课外学院竞赛,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入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校鼓励多种模式的创新实践,开设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竞赛培训,工程实训培训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争取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3]。 1 基于现代制造的现状分析 1.1 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现状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的整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它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进步的动力源泉。然而,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种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化程度不够、大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4]。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也更加迫切。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存在空缺,高等工程人才需求与我国现阶段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适应之处,工程人才培养缺乏相关行业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协作意识的淡漠,高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社会脱离现象,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规范,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都迫切要求对工程教育进行革新。 1.2 现代制造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现在高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实践生产中。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实践动手能力差。为此,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对于大学生来讲,一定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而有些大学生尚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甚至连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都不能胜任。企业不是培训的地方,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胜任工作岗位,不断给企业做出贡献、带来收益的员工。企业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要求大学生要善于沟通与合作,如果前期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都处理不好,那么接下来的工作难度将大大增加。此外,企业要求学生要诚实、负责、敬业、精益求精,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1.3 当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原有的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与当代社会的不适应,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生源状况和师资力量来科学地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与创新,促进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发展。交叉学科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高校普遍缺乏这种设置。通过对各高校的研究分析,各高校还存在滞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校教学目标单一导致学生综合实力欠缺。尽管许多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实践环节依然薄弱。 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模式,“大工程”的主要目标应为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顺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巩固和加强我国的竞争力与综合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增加学科竞赛、校企协同合作四个方面来分析,如图1所示。该培养模式对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参加课外学科竞赛的经验、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显著,从而顺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制造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图1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其中,优化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以及牢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在此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善课程体系侧重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丰富学生专业课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增加选修课比重,发挥学科优势,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增加学科竞赛是学院应该开展活动的重中之重,加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积极性。与企业协同引导教学即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企业提供实习和资金支持,同时也为高技术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而学生既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文化,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多种模式相结合,才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高质量和高效率。 2.1 优化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是指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中,牢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开展相应的学院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从“大工程观”理念出发、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这些方面来优化教学模式,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培养学生自觉性、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开展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能力培养融合于课程教学中,倾向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质的转变,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强化人才的工程创新、工程实践和创业能力培养。同时,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自主设计和创造,营造一种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率高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2 改善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 改善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应整合实践性教学队伍,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通过引入项目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大多在于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与实践中的应用相脱节,传授的内容滞后于产业的快速发展[5],缺乏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一个完善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利于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学校应实现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完美结合,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对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使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设置项目型课程、设计型课程、交叉课程,利用学科齐全的优势,组建跨学科团队,拓宽工科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6]。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通过实践能更加透彻地了解学科知识和课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类教学不仅要求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牢记必要的技能为目标,更应注重对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3 增加课程设计和课外竞赛 课程设计和课外竞赛的增加意味着学校应加强工程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校外工程实践,增加投入实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增加课程设计,让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高校应从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是实践技能实现的基础,但理论知识不能代替实践技能的形成。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最大困难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应在保证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加强实践能力的基础,全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校内自行组织的相关专业的竞赛等。要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和项目设计、课外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2.4 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教学 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教学是指让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实习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校企协同是当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程素养形成最大化、最优化的最佳途径。根据“先习后学”和“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学校可以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实践来实施工程教育理念,即实践教育和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和校内外的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以项目、课题为纽带,以产学研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双方各自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解决科技攻关、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学生培养等关键问题的有效合作模式[7]。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团队”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可以熟悉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的企业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改造,参与研发和生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人才培养目标、企业需求与行业标准,组建校企协同合作是产学研合作有效运作的体制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基础扎实、人才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企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势,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真正的培养目标,由高校、企业联合确立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及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质量工程人才。 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方法 大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是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大学生不断施展才华的地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专业技能的学习。一个好的大学规划很重要,这需要学校拥有一个完善的课外培养体系,大学四年培养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四年课外培养体系图 3.1 大学第一学年 刚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校应加大对大一学生的课程培训和讲座开展。课程培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创新创业基础培训,例如,激光切割培训、3D打印培训、三坐标测量、线切割、SolidWorks培训、单片机培训、数控机床培训等。二是创业课程培训和创业实践,例如,零件加工培训、工程实训培训、竞赛培训等。三是创业实践方面,例如,举行创业沙龙、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创业论坛、创业实训等。 3.2 大学第二学年 经过第一学年的培训,第二学年可以开始进行科技制作。例如,参加高教杯、数学建模、SRTP项目、“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学校也应开展优秀学长讲座,给大二学生普及比赛经验,督促和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除此之外,大二学生也应该坚持上早晚自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学习和比赛全方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3 大学第三学年 在大一、大二两年里,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比赛技能,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大三学年就应该多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例如,“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机器人大赛等。通过比赛,获得更加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成为自己将来就业的优势,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4 大学第四学年 进入大学就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而大四学年则是一个分水岭,从而产生了两个选择:应聘工作或者考研。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必须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发展的社会需求。应聘工作可以运用在大学所学的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又能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考研就相当于去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当然考研更需要大四上半学年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大学四年参加科技制作的经历、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成了优势所在。因此,无论就业还是考研,都是继续不断学习的过程。 4 结语 基于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还要依据社会需求进行不断的变革。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一定的技术技能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都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增加课程设计,课外竞赛,与企业协同合作实现引导教学,推进协同创新,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人才,从而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孟凡芹,朱泓,吴旭东,等.面向"新工业革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5-20. [2]邵德福,李春江,马晓君.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19):62-64.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5):64-67. [4]《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10,82. [5]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88. [6]侯永峰,武美萍,宫文飞,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6,22. [7]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目前,新的工业革命正处于酝酿和产生的过程中,主导技术还不够成熟。要实现从观念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工程教育的不断创新[1]。“再工业化”战略已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实施,使得现代制造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形成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与时俱进,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为引领,不断进行新工科的研究探索和实践[2]。新工业革命是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必然成果,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是推进新形势下社会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为顺应世界发展的步伐,对工程教育进行不断革新是国家目前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基于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构建一个实用、集成、创新的培训体系,来顺应新形势下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以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增加课程设计、课外学院竞赛,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入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校鼓励多种模式的创新实践,开设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竞赛培训,工程实训培训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争取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3]。1 基于现代制造的现状分析1.1 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现状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的整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它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进步的动力源泉。然而,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种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化程度不够、大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4]。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也更加迫切。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存在空缺,高等工程人才需求与我国现阶段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适应之处,工程人才培养缺乏相关行业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协作意识的淡漠,高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社会脱离现象,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规范,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都迫切要求对工程教育进行革新。1.2 现代制造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现在高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实践生产中。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实践动手能力差。为此,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对于大学生来讲,一定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而有些大学生尚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甚至连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都不能胜任。企业不是培训的地方,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胜任工作岗位,不断给企业做出贡献、带来收益的员工。企业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要求大学生要善于沟通与合作,如果前期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都处理不好,那么接下来的工作难度将大大增加。此外,企业要求学生要诚实、负责、敬业、精益求精,遵守企业规章制度。1.3 当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原有的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与当代社会的不适应,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生源状况和师资力量来科学地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与创新,促进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发展。交叉学科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高校普遍缺乏这种设置。通过对各高校的研究分析,各高校还存在滞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校教学目标单一导致学生综合实力欠缺。尽管许多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实践环节依然薄弱。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模式,“大工程”的主要目标应为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顺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巩固和加强我国的竞争力与综合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增加学科竞赛、校企协同合作四个方面来分析,如图1所示。该培养模式对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参加课外学科竞赛的经验、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显著,从而顺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制造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图1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中,优化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以及牢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在此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善课程体系侧重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丰富学生专业课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增加选修课比重,发挥学科优势,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增加学科竞赛是学院应该开展活动的重中之重,加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积极性。与企业协同引导教学即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企业提供实习和资金支持,同时也为高技术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而学生既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文化,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多种模式相结合,才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高质量和高效率。2.1 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是指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中,牢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开展相应的学院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从“大工程观”理念出发、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这些方面来优化教学模式,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培养学生自觉性、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开展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能力培养融合于课程教学中,倾向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质的转变,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强化人才的工程创新、工程实践和创业能力培养。同时,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自主设计和创造,营造一种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率高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2.2 改善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改善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应整合实践性教学队伍,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通过引入项目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大多在于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与实践中的应用相脱节,传授的内容滞后于产业的快速发展[5],缺乏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一个完善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利于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学校应实现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完美结合,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对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使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设置项目型课程、设计型课程、交叉课程,利用学科齐全的优势,组建跨学科团队,拓宽工科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6]。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通过实践能更加透彻地了解学科知识和课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类教学不仅要求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牢记必要的技能为目标,更应注重对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3 增加课程设计和课外竞赛课程设计和课外竞赛的增加意味着学校应加强工程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校外工程实践,增加投入实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增加课程设计,让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高校应从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是实践技能实现的基础,但理论知识不能代替实践技能的形成。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最大困难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应在保证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加强实践能力的基础,全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校内自行组织的相关专业的竞赛等。要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和项目设计、课外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2.4 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教学与企业协同合作引导教学是指让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实习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校企协同是当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程素养形成最大化、最优化的最佳途径。根据“先习后学”和“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学校可以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实践来实施工程教育理念,即实践教育和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和校内外的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以项目、课题为纽带,以产学研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双方各自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解决科技攻关、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学生培养等关键问题的有效合作模式[7]。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团队”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可以熟悉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的企业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改造,参与研发和生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人才培养目标、企业需求与行业标准,组建校企协同合作是产学研合作有效运作的体制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基础扎实、人才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企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势,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真正的培养目标,由高校、企业联合确立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及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质量工程人才。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方法大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是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大学生不断施展才华的地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专业技能的学习。一个好的大学规划很重要,这需要学校拥有一个完善的课外培养体系,大学四年培养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图2 大学四年课外培养体系图3.1 大学第一学年刚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校应加大对大一学生的课程培训和讲座开展。课程培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创新创业基础培训,例如,激光切割培训、3D打印培训、三坐标测量、线切割、SolidWorks培训、单片机培训、数控机床培训等。二是创业课程培训和创业实践,例如,零件加工培训、工程实训培训、竞赛培训等。三是创业实践方面,例如,举行创业沙龙、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创业论坛、创业实训等。3.2 大学第二学年经过第一学年的培训,第二学年可以开始进行科技制作。例如,参加高教杯、数学建模、SRTP项目、“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学校也应开展优秀学长讲座,给大二学生普及比赛经验,督促和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除此之外,大二学生也应该坚持上早晚自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学习和比赛全方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3.3 大学第三学年在大一、大二两年里,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比赛技能,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大三学年就应该多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例如,“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机器人大赛等。通过比赛,获得更加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成为自己将来就业的优势,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3.4 大学第四学年进入大学就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而大四学年则是一个分水岭,从而产生了两个选择:应聘工作或者考研。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必须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发展的社会需求。应聘工作可以运用在大学所学的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又能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考研就相当于去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当然考研更需要大四上半学年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大学四年参加科技制作的经历、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成了优势所在。因此,无论就业还是考研,都是继续不断学习的过程。4 结语基于现代制造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还要依据社会需求进行不断的变革。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一定的技术技能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都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优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增加课程设计,课外竞赛,与企业协同合作实现引导教学,推进协同创新,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人才,从而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孟凡芹,朱泓,吴旭东,等.面向"新工业革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5-20.[2]邵德福,李春江,马晓君.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19):62-64.[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5):64-67.[4]《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10,82.[5]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88.[6]侯永峰,武美萍,宫文飞,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6,22.[7]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文章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网址: http://www.xdzzjsyzb.cn/qikandaodu/2020/0529/338.html

上一篇:现代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与途径 ——以镇江
下一篇:工匠精神:文旅特色小镇的创意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投稿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