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光明区“3+1”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2)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光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创新的源头活水正在加速流动。 ????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半年

????光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创新的源头活水正在加速流动。

????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半年即将投用,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光明区政府共建,已经有30多家工程生物高技术企业准备入驻。这里楼上几层是研究院,楼下就是企业,企业可以迅速获取科研信息和平台支撑,同时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也能快速应用在产业当中。更为关键的是,距这里仅2公里就是深圳合成生物大科研装置,时间、人力成本大大节约。

????这种具备完整创新链条的创新平台正在不断涌现。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也正在组建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未来将有多家企业入驻。这种创新全链条的打通是光明科学城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鲜明特点。光明区提出,要立足光明产业基础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联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沿途下蛋”,孕育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光明科学城重大创新载体加速集聚,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2020年6月18日上午,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也已明确落户光明。AMOLE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8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星光电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卫光生物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战对“沿途下蛋”效应充满期待。作为深圳市唯一的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在光明科学城的核心区,卫光生物将建设6.6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园,聚焦成果转化的中后期,打造全球一流的生物技术科学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创新的新名片。

????创新资源与产业互动共融构筑一廊三区五集群产业空间

????从南光高速下到光明大道,可以看到光明大道两侧布局了华星光电、南太云创谷等现代化企业园区,这里便是光明凤凰城。

????作为光明科学城“一心两区”中产业转化区的光明凤凰城,面积达14.89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承接转化科学城产出的原创新科技成果,培育和布局新兴产业,打造成科学城的“共享智谷”。凤凰城片区将聚焦先进制造、企业总部、交通枢纽等功能,以站城一体化的理念,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率统筹推进光明城站及周边地块开发,打造产业集聚的智造高地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会客厅。

????越来越多的空间载体正在给光明区的高新科技企业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光明云谷项目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80万平方米,是光明科学城科教融合集群与光明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科学城一并规划,同步建设,全力打造科学城综合配套区,项目涵盖科技研发、健康医疗、绿色生态等核心产业及配套功能,集产业研发、办公、商业、居住、教育、医疗及综合服务配套于一体。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8到10年,建成后预计片区将引入超过6000家科技及服务类企业入驻,税收超过120亿元,服务超过15万科技人才。

????为强化创新资源与产业互动共融,光明还结合地理空间格局特点,正在构筑“一廊(龙大科技创新发展走廊)、三区(科技创新区、成果转化区、产业发展区)、五集群(原始创新集群、科技服务集群、智能产业集群、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总体产业空间。

????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光明在全市率先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57条措施,落实知识产权保护36条等一批政策,并推出三级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个体户和企业两类商事主体“秒批”的地区。

????立足光明区产业特色优势和现有基础,光明区正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潮流,积极借鉴国际一流“科学城+产业城”发展经验,综合考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衔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程,分三步走力争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文章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网址: http://www.xdzzjsyzb.cn/zonghexinwen/2020/0821/528.html

上一篇: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和宿舍环境
下一篇:第5届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暨广州机器人智能装备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投稿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